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经济
扩大有效投资 推动转型发展
时间:2017-11-28 15:58:00 来源: 字体大小:

    投资不仅是当前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更是决定未来经济结构和供给质量的关键因素。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解决供给端不适应需求变化这一突出问题,矫正要素配置,通过增量扩张促进总量结构调整,创造新供给,提升新水平,释放新需求,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投资是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的重要引擎,对当前而言是需求,对未来而言是供给。扩大有效投资,对于当前稳增长、近期补短板、长远调结构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需要牢牢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全力扩大有效投资,通过优化供给结构,补齐发展短板,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一是扩投资突出结构调整。围绕做好“无中生有”和“有中生新”两篇文章,切实加大投资力度,通过技改项目提升传统产业,以高科技项目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大传统支柱产业技术改造投资。汽车产业,重点推进一汽大众奥迪Q工厂项目,启动实施一汽大众DY经济型轿车项目,推动奥迪A4L、迈腾B8等车型升级换代;启动了总投资350亿元的吉林通用中德工业园项目建设,现已完成投资25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单体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研发与生产基地。石化产业,重点实施吉化汽柴油质量升级项目,提升原油二次加工能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延伸发展精细化工,推进吉神化工30万吨环氧丙烷、怡达化工醇醚等环氧丙烷下游项目投产。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推进皓月肉牛、精气神山黑猪、麒鸣肉羊全产业链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项目建设,加快重点玉米深加工企业改造重组,推动产业向糖、酸、醇、酯等精深加工方向转型升级。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医药产业,重点推进“修正医药产业园”等100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重大产业化项目,扶持“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等100个单品种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大品种,2016年全省医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412.3亿元。装备制造业,启动总投资55亿元的长春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项目建设,推动吉林省通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五轴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产业化,支持吉林亮达高端智能康复设备、长春迪瑞CM-96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等重点项目建设。其他新兴产业,重点推进碳纤维、玄武岩纤维、聚乳酸纤维、PET生物聚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秸秆纤维等六大新材料产业园区建设。加大提升创新能力投资。重点建设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国家工程实验室,启动吉林大学“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建设,推进大成集团异山梨醇千吨级中试平台和生物基聚碳酸酯中试平台建设。加大创新创业平台投资力度,省级以上各类双创平台达到1309个,省级以上众创空间达到62家,省级创业孵化基地187个,大学生创业园107家。加大信息化建设投资。积极引入华为、浪潮、阿里巴巴等大企业,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业态,启动总投资20亿元的辽源互联网+袜业服务平台建设,已完成投资3亿元。投资14.4亿元,加强农村光纤入户建设工程、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和联网应用工程项目建设。
     二是扩投资顺应消费升级。着眼于满足市场消费需求,以服务业攻坚战为抓手,加大消费供给领域投资力度,在供给端发力,推动消费升级。顺应食品安全需求上项目。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围绕人参、食用菌、中药材、林下资源等特色优势,建设林木、北药、葡萄酒、果仁、功能食品等加工基地,抓好集安康美新开河、白山大山河、辽源金翼蛋品、洮南金塔集团等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支持珲春发展海产品加工园区,鼓励企业开展国际认证,海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00亿元。顺应冰雪旅游需求上项目。加大冰雪旅游投资力度,全省开展滑雪体验的市、县达27个,已建成一定规模的滑雪场37座,雪道169条。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建成28条优质雪道,滑雪面积162公顷,建成6条脱挂式高速缆车,首次开业的2015/16雪季,滑雪人次达20万次以上。万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总占地21平方公里,总投资超过230亿元,建成43条雪道、总长30公里,2015/16年雪季接待30万人次以上。2016年,全省实现冬季旅游收入超过900亿元,占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的1/3。顺应健康养老需求上项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全省养老机构床位总数达到17.5万张。支持4个民办养老机构开展医养结合试点,支持9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试点。顺应现代商贸需求上项目。建立进口商品直销中心,韩国制造企业联合会与欧亚卖场、长春综保区合作的“韩国进口商品直销中心”项目如期开业,中东集团与砂之船进口商品奥特莱斯项目签约成功,大批零售企业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开始谋划调整商品结构,促进境外消费回流。协调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有15个县市进入国家电商进农村示范县,共争取资金2.53亿元。支持25个县(市)开展省级电商示范试点,建设各类县域电商服务中心43个。
    三是扩投资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拓展城市功能。切实加大水厂升级、集中供热、老旧管网改造等方面的投资,重点实施街路照明、园林绿化等城市美化、亮化工程,提升城市建设质量。2016年,投资48亿元,完成地下老旧管网改造2656公里,其中,供水543.496公里,排水361.31公里,燃气497.08公里,供热1254.14公里。近几年,共投资124.6亿元,对全省48个市县实施了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共计撤并改造老旧散小二次供水设施5358座,改造陈旧二次供水管网10483公里,改造楼内管线22763公里。推进城区老工业区和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谋划投资3700亿元进行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2016年,推进了长春铁北、吉林哈达湾等10个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完成投资155亿元。谋划投资1812亿元进行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2016年,重点推动了通化市二道江、临江市大湖等5个独立工矿区加快搬迁改造,全年完成搬迁改造投资16亿元。推进地下廊体建设。两年来,全省共计开工264.57公里,累计形成廊体118.92公里,完成投资100.72亿元。其中,2015年,形成廊体24.75公里,完成投资33.47亿元。2016年,形成廊体47.02公里,完成投资26.88亿元。续建累计复工76.05公里,形成廊体47.15公里,完成投资40.37亿元。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开展了白城市国家级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新建、续建示范工程149个项目,2016年累计完成投资17.7亿元,新建、续建示范工程149项,在长春、四平、通化、辽源、梅河口、珲春等6个城市开展省级海绵城市试点,部分示范项目已开工建设。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抓好11个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推动示范特色城镇建设,22个省级示范特色城镇建成农民集中居住社区29个,转移农业人口9.8万人;建成工业园区24个,落户企业1384家;建设现代农业园区58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0多亿元。
    四是扩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铁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资,尽快打通大通道,为我省振兴发展提供硬支撑。加大铁路建设投资。抓好总投资154亿元的长春市地铁2号线、总投资48.4亿元的北湖一期等2个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推动总投资196.4亿元的长春至白城快速铁路项目尽早竣工,打通西部快速通道,促进白城等西部地区融入哈长城市群进程。开工建设总投资133亿元的敦化至白河客专,力争开工建设总投资335亿元的白河至沈阳客专,推动长白山旅游快速发展,补齐东部铁路基础设施短板,推动我省快速融入京津冀和环渤海圈地区。同时,推动白城至镇西(总投资22.5亿元)、长春至西巴彦花(总投资165亿元)、四平至齐齐哈尔铁路电气化改造(总投资27亿元)等项目建设。加大高速公路建设投资。抓好集安至通化(总投资88亿元)、吉林至荒岗(总投资116亿元)、辉南至白山(总投资81亿元)等8个高速公路项目续建,开工长春至拉林河(总投资92亿元)、吉林至机场(总投资23亿元)等4个项目。加大机场建设投资。推动白城机场通航,填补西部地区没有通航运输机场的空白。推动松原机场竣工,进一步完善我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长春龙嘉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提高旅客吞吐能力,打造成为东北地区枢纽机场。加大能源设施建设投资。继续实施总投资660亿元的“气化吉林”惠民工程、总投资16.1亿元的扎鲁特特高压吉林500千伏送端电力汇集工程项目建设,推进桦甸、蛟河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加大水利设施建设投资。重点推进中部城市引松供水(总投资101.4亿元)、松原灌区(总投资63.4亿元)、西部供水工程(总投资33.1亿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五是扩投资强化生态保护。围绕落实清洁空气、水体、土壤行动计划,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投资。加大重点流域治理力度。全面启动松花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共1107个项目,总投资8563亿元,2016年实施松花江干流治理等238个项目,当年完成投资222.92亿元。实施长春市百里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治理面积4121公顷,总投资479亿元,截止2016年完成投资108亿元。同时抓好辽河等重点流域治理。加大污水和垃圾处理厂建设力度。截至2016年底,全省已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62个,垃圾无害化处理厂55个。继续启动实施松原、白山、农安、敦化、图们等10个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新建项目。推进汪清县天桥岭镇、敦化大石头镇、梨树县郭家店镇污水处理工程等45个重点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循环经济发展投资力度。抓好吉林吉钢钢铁集团福钢金属制造有限公司工业余热暖民工程等10个节能、综合利用及循环经济项目和吉林省安基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10万吨秸秆墙板等40个重大项目建设。继续推进长春市、吉林市等国家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项目实施,推动洮南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
    六是扩投资补齐民生短板。从满足需求、增加有效供给出发,坚持把抓项目建设与补民生短板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加大脱贫攻坚投资。2016年,全省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2.6亿元,引导带动其他资金170多亿元;汇聚行业资金334.5亿元,支持贫困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整合涉农资金23.04亿元,撬动开行贷款40亿元;以国家和省发行的债券撬动开行专项建设基金和贷款129.1亿,发放扶贫再贷款10.5亿元。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健康扶贫、乡村道路改造、电商扶贫等各类扶贫项目。加大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投资力度。相继实施了城市棚户区、煤矿棚户区、林区棚户区、工矿棚户区、垦区棚户区改造,截至2016年底,全省共改造各类棚户区213.68万套,受益群众达562.3万人,累计完成投资2890.66亿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3.23万户,总投资69.96亿元。加大农村安全饮水投资。“十三五”期间,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资金25.77亿元,巩固提升210.37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投资。继续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拟安排工程资金50亿元,完成“机井通电”改造93340眼,受益农田面积900万亩,每年可为农民节省灌溉费用9亿元。
七是扩投资促进投融资机制创新。落实好我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改善企业投资项目管理,加强政府投资管理,构建规范、协调、开放、健康、高效的投融资机制。加大PPP项目推进力度。加强PPP项目谋划储备,建立全省PPP项目网络平台,举办PPP项目推介活动,促进社会资本对接;积极申报国家各类PPP试点,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加强对在建PPP项目的监测,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优化省级专项资金管理。聚焦“三去一降一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城镇化和开发开放、民生改善五大方面,调整优化投资导向,集中精准使用财政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能。扩大政府投资引导基金规模。研究设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住房保障投资基金;积极主动参与国家部门设立的引导基金,支持我省项目建设;建立引导基金发展长效机制,实现滚动发展。全力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家财政专项资金、中央预算内资金、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支持;积极开展银保社企对接,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项目建设;通过出资新设、增资扩股、兼并重组等方式,培育发展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创新担保运营机制,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条件、压缩审批时限,全面清理规范中介服务。进一步规范企业投资项目核准行为。加快推进并联审批。启动建设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二期工程,完善各级开发区及市辖区的审批功能。完善重大项目调度督查机制。开展春节项目“三早”行动、秋季项目“大巡检”行动、冬季“三项”促投资行动,定期调度全省重点项目和PPP项目,采取专项督导、第三方督查等方式,督促项目单位及早落实条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