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知识
时间:2015-08-18 11:22:00 来源: 字体大小:
  
  生态文明示范区旨在通过建设形成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格局,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节能减排和碳强度指标下降,资源产出率、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城镇(乡)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处于前列,城镇供水水源地全面达标,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等面积逐步增加、质量逐步提高,水土流失和沙化、荒漠化石漠化土地面积明显减少,耕地质量稳步提高,物种得到有效保护,覆盖全社会的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建立,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模式。
  党的十八大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2013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下发了《关于印发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以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基本途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2014年3月10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福建成为十八大以来,国务院确定的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福建省

 

  2014年3月10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福建成为十八大以来,国务院确定的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福建省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较好。《意见》对福建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涵盖四个方面:国土空间科学开发先导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先行区、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实验区。
  《意见》指出,到2015年,福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个百分点;城市空气质量全部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主要水系I—Ⅲ类水质比例达到90%以上,近岸海域达到或优于二类水质标准的面积占6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地面积比2010年下降3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35%;森林覆盖率达到65.95%。
  福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将突出“先行先试”。国家在福建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试点,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率先开展森林、山岭、水流、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确权登记,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试点。开展生态公益林管护体制改革、国有林场改革、集体商品林规模经营试点等。
  《意见》是对福建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肯定,也对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标志着福建的生态省建设由地方决策上升为国家战略。福建今后将迎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机遇和新阶段。
  福建省自2001年起就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生态文明建设起步早、力度大。多年来,福建省节能降耗水平和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始终保持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连续37年保持全国第一[1] 
  福建打造生态省历史措施:
  2000年,时任福建省长习近平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
  2002年,福建省被列为全国第四个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
  2004年11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出台《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
  2010年5月,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
  2011年9月,福建省政府下发《福建生态省建设“十二五”规划》。
  2013年11月,福建省委九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推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发展,建设美丽福建。
贵州省

 

  贵州获准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新华社贵阳6月9日电(记者胡星)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日前联合批复《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这标志着贵州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正式启动。
  记者从9日召开的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大会上获悉,随着《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获批,贵州成为继福建之后第二个以省为单位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说,贵州的生态问题,最主要的是石漠化问题。贵州已向石漠化发起总攻,用三年多的时间全面完成现有的1042万亩宜林荒山的绿化,使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到2020年,力争1054万亩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累计完成石漠化治理1.26万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