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配套政策
解读《吉林省推进旅游业攻坚发展的实施方案》
时间:2016-08-12 14:16:00 来源: 字体大小:

  2016年6月14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吉林省推进旅游业攻坚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吉政办发〔2016〕45号)为提高《实施方案》的社会知晓度,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实施见效,加快形成全省共建、全民参与、全社会共享的旅游产业发展氛围,现对《实施方案》进行解读。 

  一、《实施方案》的起草背景

  “十二五”期间,全省旅游业实现了“跨上三个台阶,完成两个翻番”。“跨上三个台阶”,就是旅游投资累计到位资金跨上千亿台阶,达到1288.2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708.2亿元;全省航空旅客吞吐量跨上千万台阶,达到1059.6万人次,比“十一五”末期增加480万人次;旅行社总量跨上千家台阶,达到1032家,比“十一五”末期增加482家。“完成两个翻番”,就是全省接待旅游人数比“十一五”末期翻一番;旅游总收入比“十一五”末期翻两番。可以说,吉林省旅游业已经进入持续快速增长期,成为引领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龙头性产业。

  2016年初,吉林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服务业攻坚发展战略,并印发了《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实施意见》(吉发〔2016〕6号)。旅游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必须带头打响服务业攻坚战的第一枪。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省旅游局认真分析研判了我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深入剖析总结了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症结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旅游业攻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点攻坚任务,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形成了此《实施方案》。

  二、《实施方案》的重要意义

  当前,吉林省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发展动能的关键时期。《实施方案》紧紧围绕我省旅游业发展的明显短板和制约性问题,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系统地勾画出了发展蓝图,指明了发展方向,设计了发展路径,是一个既具有宏观指导性的纲领文件,又细化落实具体举措的工作手册,完成了我省“十三五”开局阶段旅游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业率先攻坚、率先突破、率先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实施方案》的出台更加凸显了旅游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特别是服务业发展中的地位,突出了产业带动和牵引作用,必将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推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进程。

  三、《实施方案》的工作思路和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与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充分融合,在创新发展上突出全域化理念,以精细化产品促进旅游消费不断升级;在协调发展上突出旅游要素相互衔接,提升旅游产业的引领带动功能;在绿色发展上突出人本化要求,促进生态与旅游的和谐共生;在开放发展上突出旅游空间布局,提升市场吸引力和知名度;在共享发展上突出旅游服务的全产业链覆盖,使旅游更加亲民惠民。进一步突出旅游业在补齐我省服务业短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推进旅游配套功能整体升级、旅游产品供给提档升级、旅游服务质量全面升级、旅游体制机制创新升级,从根本上改善旅游发展环境,激发旅游经济发展动力,加快打造吉林省第四大支柱产业,推动我省由旅游资源大省逐步建成旅游经济强省。

  结合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全省接待游客人数达到2.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5000亿元”的战略目标,按照稳中求快、分步推进、提量增质的原则,计划到2016年底,全省年接待游客总量达到1.65亿人次,同比增长17%;旅游总收入达到2894亿元,同比增长25%;以吉林自身特色资源为依托,重点提升冰雪游、生态游、边境游、跨境游、民俗游和乡村游的品质,全面完善优化健康养生、房车自驾及个性游、定制游等各类新业态产品,使全省旅游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吉林旅游”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号召力进一步增强,旅游消费活力进一步释放,到2016年底,境内外游客在我省人均停留时间力争超过3天,人均消费超过600元人民币,全省旅游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相比“十二五”期末进一步提高;发挥旅游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重点提升旅游服务的精细化、品质化和体验化,严格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游客体验度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四、《实施方案》的创新突破

  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明确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方针,就吉林省旅游产业而言,实施创新发展是补齐短板、破除障碍、深挖潜力、激发活力的重要途径。《实施方案》围绕全省旅游业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关键性环节,在项目建设、基础设施、产品供给、市场开发、国际合作、旅游航空、服务质量和旅游扶贫等8个方面创新举措、狠下功夫、寻求突破,力争推动全省旅游业实现“五个转变”。

  一是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全域旅游是整合区域旅游要素、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打造整体旅游形象的发展模式,是跳出小旅游谋划大旅游的创新理念,也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方案》中首次提出“打造吉林精品旅游带”,以东部长白山、西部草原湿地等重点旅游资源为依托,全面优化整合配置周边交通、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各类要素,树立“大交通、大配套、大服务”的发展理念,将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从景点景区拓展到全域,实现产品全域优化、线路全域统筹、市场全域营销,打造统一形象、统一品牌,进一步提升全省旅游综合实力。

  二是由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当前,我省旅游业正面临着扩大规模、提质增效的“双重”压力,打好基础,练好内功,走出一条高端化、品质化、精细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才能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实施方案》把握关键,在做足做实“旅游内功”上明确了重点任务。

  补齐交通短板。协调交通部门完善景区与全省高速路网及省级路网的互联互通,下决心打通通往景区的“最后一公里”;加快组建吉林航空公司,积极引进基地公司,开发境内外航线,引入竞争机制,大力降低旅游消费成本。

  加强旅游服务配套。协调各市州、各县市加快建设一批游客服务中心、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厕所等基础服务设施,完善城区和景区的公共服务配套,提升旅游综合服务接待能力水平。

  突出大项目带动。提升旅游项目在各级政府招商引资中的地位作用,鼓励各市州、各县市结合地方资源特色,谋划包装一批投资规模大、示范带动性好、体验品质高、差异化吸引力强的精品旅游项目,在境内外组织旅游专题推介及招商引资活动,加快好资源向好产品的转化步伐。省旅游局创新举措,设计了全省旅游项目库,在对各地项目进行综合调研评价的基础上,筛选一批入库项目,实施统一管理调度,统一对外招商,统一跟踪服务;对重点项目还将开通绿色服务通道,帮助协调解决落地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抓大项目提升产业质量效益。

  三是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实施方案》牢牢把握住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机遇,把旅游业上升到综合性产业的高度来推动发展。

  加大产品创新,避免旅游“同质化”发展。加大边境游、跨境游、自驾游、定制游、研学游等产品的开发力度,加强与农业、工业、医药健康、通用航空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不断创造出能够满足游客需求、体验性较强的新业态产品。

  推动市场营销创新,打响“吉林旅游”品牌。鼓励各市州政府加大本地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推广的同时,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由省旅游局策划组织境内外高端推介会、招商会、产业博览会等多元化活动,开发新的重要客源市场,将吉林旅游的特色和魅力推介出去,让投资者和游客慕名而来;大力推进“旅游+互联网”营销模式,运用大数据开展精准营销,推动“智慧旅游”发展,充分激发传统旅游企业的创新能力。 

  四是由政府包揽向市场配置资源转变。《实施方案》从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的角度,对行政部门和企业主体的职能、任务进行了明确界定。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在严格旅游企业等级评定、抓好市场秩序管理和安全生产经营的同时,积极转变职能,探索放宽市场准入,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投资商参与旅游资源开发、经营,带动我省旅游企业向现代化、精细化管理运营模式转型升级;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旅游领域,投资项目建设、产品开发、服务外包,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资本为主体、依靠市场机制筹措资金的多元化旅游投融资体系。强化旅游人才培养,提升导游员、企业管理者等从业人员素质,为企业主体做大做强和产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五是由传统行业管理向综合体制机制配套转变。强化制度创新,加快推动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探索施行周末2.5天休假模式,进一步释放旅游市场活力。加快旅游业综合改革,明确各行政部门的责任分工,探索建立产业调控、资源整合、统筹协调、综合服务的行业管理新机制,推动多头管理向综合治理转变,形成推动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来源自: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