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门影视综艺中的相继亮相,以及冬奥会的号召力,让公众眼中原本只意味着寒冷的冰雪,在近几年变得热火朝天。国家体育总局等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提出,到 2025 年,我国要实现直接参加冰雪运动的人数超过 5000 万人,带动 3 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冰雪产业总规模将达到 1 万亿。
此外,冰雪教练员、器材维护、雪上救护等专业人才缺乏,服务水平不高,冰雪运动需要的专业装备用品制造业空白,绝大部分设备需要进口,也是制约冰雪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国人大代表、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在向大会提交的《关于大力扶持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发展的建议》也指出,与冰雪运动持续升温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中国冰雪运动装备产业的发展严重落后于国际水平,冰雪项目对于场地、装备、器材有严格的要求,目前市场上的冰雪运动装备品牌主要是国外专业类品牌,国产品牌近乎空白。
“国有冰雪”需改革机制模式,实现政企分开
日前,黑龙江雪乡“宰客”事件,把东北冰雪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作为资源国有化情况较为突出的东北,在发展冰雪产业时,也面临着体制机制改革的考验。
“客观来说,东北的冰雪产业处在一个发展的瓶颈期,无论是产业模式还是经营机制,都遇到了一些障碍。”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中国龙江森工集团总公司)党委书记李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龙江森工下属的雪乡、亚布力等景区在冰雪产业的发展上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实现产业脱胎换骨、提升品质、优化管理模式、改革体制机制,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他说,从长远来看,还是要靠体制机制改革和经营模式的优化,以实现服务的标准化、优质化,让游客作为消费者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李坤表示,作为森林工业林区,龙江森工将结合国有林区体制改革释放体制机制的活力,实现政企分开,组建旅游集团,真正把产业做大,管理模式才能提升、才可优化。“在体制机制改革完成之前,下决心在转变作风上、提升服务质量上、优化现阶段的发展模式上,坚持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地去改进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先把过渡期做好,真正地通过作风转变和质量提升、管理模式提升,把这些问题解决掉。”
“现在吉林省旅游发展的实际状况是,老天爷赏的、老祖宗留的最优质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国有景区。”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旅发委主任杨安娣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了吉林省冰雪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国有”体制现实,她指出,应该通过降低门票价格,倒逼国有景区摆脱对门票经济的依赖,做精产品、做优服务、做长产业链,“现在来看,如果国有景区不能打破封闭机制,不能从封闭走向开放,全域旅游无从实现。”
国家应出台支持政策,高铁车厢可设置雪板专用架
在3月8日举行的黑龙江代表团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代市长孙喆针对如何发展冰雪产业时表示,下一步将做好冰雪经济的总体布局和战略规划,进一步补齐冰雪经济发展当中的一些短板和不足,克服不利的条件和因素。同时要把历史文化积淀形成的建筑文化融入到冰雪时尚产业中,来提升全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也要进一步提升冰雪产业发展、冰雪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
国家政策的支持,也是推动东北冰雪经济的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次人代会上,安桂武与吉林代表团的多位代表联名发起倡议,建议在国家层面出台推动冰雪经济发展的政策。
建议提出,一是对滑雪场建设投资给予信贷贴息,对土建工程给予一定税费优惠;二是对滑雪场专用设备购置给予抵税或免税等优惠政策;三是加快推动铁路、公路、机场大通道项目建设,提高国家支持资本金比例;四是考虑高铁车厢设置雪板专用架、机场冬季除冰增加运营成本,对高铁、机场给予专项运营补贴;五是对培养冰雪运动教练、专业器械维护、冰上雪上救护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基地和学校给予专项补贴;六是加快培育冰雪装备制造业,对本土冰雪装备制造企业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七是在中小学校开设滑雪课,推动“冰雪进课堂”,培育冰雪社会消费需求;八是支持打造冰雪会展节庆品牌,制作影视作品,宣传冰雪运动。
“我们之前说了吉林的旅游资源好,但资源再好,如果只是以资源的形态存在,是形不成生产力的,资源必须转化成产品,而好的产品依靠好的项目。”杨安娣说,经过这几年的摸索与挖掘,已经为吉林冰雪提炼出了一个产品符号,即“深度玩冰、厚度玩雪、暖度温泉、热度民宿”,并围绕这个产品符号,推出了一批优质的、生态型的、环保型的高质量项目,“到现在为止,滑雪、温泉、雾凇这三大产品已经成为游客消费热点。”